DB64∕T 2007-2024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宁夏回族自治区)
ID: |
2C027F6EBD5048EB8C5093B9A4D6FFBB |
文件大小(MB): |
0.36 |
页数: |
12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5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65.020.30,CCS,B 43,64,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64/T 2007—2024,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 for f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dairy cattle,2024 - 07 - 09发布,2024 - 10 - 08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DB 64/T 2007—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佳、张艳梅、周佳敏、脱征军、徐寒、邵怀峰、王琨、侯丽娥、路婷婷、张婧雯、樊蓉、盛维华、辛国省、王均良,DB 64/T 2007—2024,1,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饲料、饲养管理、信息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荷斯坦母牛的饲养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157 中国荷斯坦牛,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T 16568 奶牛场卫生规范,GB/T 37116 后备奶牛饲养技术规范,NY/T 14-2021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NY/T 34 奶牛饲养标准,NY/T 1170 苜蓿干草捆,NY/T 1904 饲草产量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NY/T 2697 饲草青贮技术规程紫花苜蓿,NY/T 3049 奶牛全混合日粮生产技术规程,DB64/T 477 青贮玉米饲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高水分玉米湿贮饲料 high moisture corn silage,玉米籽粒或玉米果穗,收获加工调制后,在密闭条件下经乳酸菌的发酵的饲草产品,称湿贮玉米。湿贮种类分全果穗湿贮(苞叶+玉米芯+籽粒)、果穗湿贮(玉米芯+籽粒)、玉米籽粒湿贮,4 饲料,饲草料种类,4.1.1 全株玉米青贮,在玉米乳熟中期至蜡熟期间,收获包括果穗在内的地上部植株为原料。制作和质量要求按照DB64/T 477规定执行,DB 64/T 2007—2024,2,4.1.2 高水分湿贮玉米,籽粒湿贮应在乳熟后期和蜡熟期前期,籽粒水分在27 %~ 32 %时收获;全果穗和果穗湿贮,在乳熟后期和蜡熟期前期,籽粒含水量30 %~35 % 时收获。玉米籽粒的破碎度应达到95%以上,4.1.3 苜蓿,主要有苜蓿干草和苜蓿青贮。生产或外购的苜蓿干草应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具体参照NY/T 1170。苜蓿青贮制作参照NY/T 2697的规定执行,4.1.4 燕麦干草,燕麦干草水分在14%以下,A型燕麦干草粗蛋白含量10%~14%,中性洗涤纤维50%~60%;B型燕麦干草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20%~30%,中性洗涤纤维50%~60%,4.1.5 饲用小黑麦,替代部分燕麦干草利用,青贮NDF和ADF较干草低,均可用作优质粗饲料,4.1.6 秸秆,包括麦秸和稻秸,揉丝后利用,4.1.7 玉米,主要能量饲料,饲喂前应进行粉碎,也可进行蒸汽压片,4.1.8 豆粕,主要蛋白质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应占40%~50%,4.1.9 棉籽,是泌乳高峰期奶牛的优质高能量、高蛋白饲料,每头奶牛每天添加量应不超过3 kg,4.1.10 膨化大豆,粗脂肪含量17%~19%,粗蛋白质含量36%~39%,夏季饲喂膨化大豆可有效缓解奶牛热应激,可用于替代豆粕或全棉籽等,4.1.11 DDGS(酒糟蛋白饲料),粗蛋白质含量26%~32%,过瘤胃蛋白含量高,全混合日粮,4.2.1 按照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和干物质采食量,科学制定日粮配方,日粮原料质量应符合GB 13078和NY/T 1904相关规定。制作采用固定式、牵引式或自走式专用全混合日粮(TMR)搅拌车,TMR日粮制作按照NY/T 3049的规定执行,4.2.2 按照先干后湿、先长后短、先轻后重的原则,添加TMR原料,搅拌容积50%~80%,防止铁器、石块、包装线等杂物混入TMR设备中,4.2.3 加料前应提前启动TMR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每次瞬间加料不超过50 kg;加入干草,搅拌3 min,依次快速添加精饲料、玉米青贮等,水分应控制在45%~55%;加入最后一种饲料后,再搅拌,DB 64/T 2007—2024,3,3min~8min即可,5 饲养管理,分群,按照不同生理阶段营养需要,分为后备母牛和成母牛。后备牛包括犊牛、育成母牛和青年母牛;成母牛包括干奶期母牛、围产期母牛、泌乳初期母牛、泌乳中期母牛和泌乳后期母牛。各阶段奶牛日粮营养水平参照NY/T 34执行,日粮推荐配方见附录A,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5.2.1 犊牛(出生~6月龄),5.2.1.1 新生犊牛(1日龄)应进行脐带消毒、称重、打耳标、去副乳等。出生1h内,按其体重10%饲喂初乳,12h~24h,应再次饲喂初乳或常乳2L,冬季应注意保暖,5.2.1.2 哺乳犊牛(2日龄~断奶)采用犊牛岛或小群饲养,常乳日饲喂1~2次,温度应保持在35℃~38℃,饲喂量为犊牛体重的10%~15%,3d后开始饮水和补饲开口料,10日龄开始训练采食优质干草,4~10日龄去角,5.2.1.3……
……